AI大模型的衍生应用层出不穷,微软预测2021-2025年全球将新增5亿新应用,超越过去40年中的应用总和。但目前企业所需的应用数量和自动化技术能力,已远远超出IT部门的能力范围。
受计算机语言的高门槛掣肘,IT生产力或将陷入匮乏的境地。因此,低代码/无代码平台成为了最佳解决方案之一。
低代码开发平台,顾名思义是通过少量代码就可快速生成应用程序的开发平台,广义上的低代码含低代码(需少量代码即可搭建应用)和无代码(无需代码即可搭建应用)。
对比传统开发方式,低代码平台和无代码平台的开发速度能够分别达到2倍、8倍。近期,越来越多的低代码/无代码平台快速涌现,叠加生成式AI技术的加持,使用自然语言编程或将成为今后软件行业的核心开发模式,人人都是程序员的时代或许即将到来。
近日,CCF理论计算机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张长旺开发了一个基于低代码提示语的快速应用开发框架PromPTAppGPT,是首个基于GPT的自然语言开发框。通过PromptAppGPT,用户能够使用在线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运行器,通过低代码提示语进行应用开发等。
此前,微软将Copilot应用于PowerPlatform平台,开发者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应用,Copilot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创建,并提供改进的建议。
国内方面,百度智能云基于文心大模型打造了编码辅助工具Comate。Comate能够通过开发中的上下文、评论组合代码,通过读取声明的函数名称来预测代码,同时允许查看建议并手动编辑建议的代码,自动填充重复代码。
据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5年,70%的应用程序将由低代码和无代码开发平台构建,其中80%的应用程序将由非IT工作者开发而成,软件开发门槛大幅降低。开源证券认为,AI与低代码平台的结合已为大势所趋,AI能够大幅降低低代码开发的门槛,加快开发进度。
商业模式方面,低代码厂商向企业客户提供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通过按年付费的形式实现营收,并追求续费率。本质上,低代码技术是将重复使用的代码打包,让用户可以快速调用。
不过,由于用户对于代码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低代码厂商需要不断进行技术迭代和版本更新,相应的人力成本和产品生命力的要求较高。
民生证券认为,在AI赋能的大背景下,软件开发、流程构建等业务方向有望迎来一轮重要革命。在这个背景下,厂商的开发效率、交付效率有望倍数级提升。因此,低代码相关厂商有望深度受益。
据该机构整理,具备低代码相关的业务的公司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