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各地强化系统协调和因地制宜建设“韧性城市”——让城市发展更加可持续

时间:2022-08-01 14:32:37 来源:东方财富  阅读量:8706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宜居,创新,智能,绿色,人文,韧性城市韧性概念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也让韧性城市进入大众视野

受访专家认为,弹性城市是一种城市类型,城市运营模式和城市发展的思维范式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运营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深入

就像城市的春天,有一种紧张,也有一种放松。

什么是弹性城市是指城市像泉水一样开放,轻松,能够靠自身能力预防和减缓各种压力和冲击,并迅速从中恢复的城市类型城市充满韧性,不是指完全避免灾害,而是指通过不断学习和加强对灾害特征的认知和城市防灾能力建设,达到适应灾害的目的

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科研管理系主任,城市规划系副教授何磊看来,虽然都强调灾害应对,但与传统的防灾理念相比,对抗灾城市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灾害转向多重灾害从工程防灾到避灾,减灾,防灾,容灾的综合应用,从预测致灾因子的风险,到研究载体即城市本身的多系统复杂性

这些转折的发生是因为城市需要提高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何雷指出,国内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建设密度,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开发等因素使得城市更加立体,与此同时,极端气象灾害的频率,强度和范围因气候变化而增加,两相叠加将带来严峻挑战

最近几年来,城市发展也面临着公共卫生问题2017年,北京市地震局在相关文件中率先提到‘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也就是说,在过去,我们更关注自然灾害AECOM中国区高级副总裁,ESG可持续战略与发展负责人张琦表示,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不断考验着城市的应急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让人们更加意识到公共卫生安全也会导致城市的不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现代城市的系统都是紧密相连的,一个节点被灾难破坏,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弹性城市的概念对城市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经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指出了建设韧性城市的重要性北京,南京,成都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城市总体规划中均可找到相关表述,此外,还有地方设立城市风险本,为城市体检,提前检查出各种风险,并相应提升现有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

张伟告诉记者,目前城市数量已经从增量转入存量阶段提高城市的韧性不仅体现在新建的城市上,还体现在已建成的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的短板,优缺点上,并将新思路全面融入到当前的工作中只有这样,城市的活力才能更持久

多部门协作,多层次努力

最近几年来,对城市发展的探索从未停止,催生了海绵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适应性城市等一系列概念,那么它们与弹性城市矛盾吗这些城市的创建如何帮助建设有弹性的城市

何雷认为,这些概念与韧性城市的概念并不矛盾,前者也可以视为韧性城市的具体衡量标准所有行动都指向建立一个更加系统和全面的城市保护体系比如在地下空间原有消防设施的基础上,安装前端监控传感设备,融合多个大数据并判断预警,同时,管理人员配备手持终端设备,管理平台规划巡逻路线和巡逻频次,提前处置风险,实现风险感知—预警—处置的闭环管理比如根据地下空间易受灾害和排水防洪的特点,利用科技手段开发利用城市土地和适宜洪涝灾害的地下空间,在灾害来袭时根据预报进行紧急救灾转换,比如将地下车库隧道改为行洪通道,地下停车库改为蓄洪设施等,从而提高城市防洪的抗灾能力建设智慧城市必然会为富有弹性的城市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何磊说

张琦说,这些思路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执行,从不同的专业方向解决问题,可见都是有侧重的但是,城市是复杂耦合的超级系统,城市发展绝不是在某个维度上独立前行因此,与‘单打独斗’相比,韧性城市更注重多部门合作,实现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的综合努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弹性城市的内涵不仅包括基础设施弹性,制度弹性,经济弹性,社会弹性等,也是这些系统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

张琦的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东涌新市镇扩建工程建设中,在海岸线的自然潮间带设置凹凸不平的生态砖和红树林,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生态砖将潮汐留下的海水储存起来形成潮池,红树林保护海岸线,同时提升景观和美学价值,建设人行道,单车道,景观廊道——营造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互动,在东涌东扩展区兴建商业及住宅区—以满足经济发展及人口居住的需要。

自2017年项目启动以来,其生态岸线的规划建设得以成功实施,离不开交通,环境,海洋,市政发展,经济等多个团队的深度合作我认为这体现了多专业融合,全周期合作在弹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结果也高度符合当今国际上推广的ESG理念——在环境方面提升生态弹性,在社会层面保护本土文化,促进就业和商业发展,而在治理方面张伟说

虽然强调全面建设城市,但受访专家表示,城市各有特点,侧重点不同全国各地灾害的类型和风险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灾害对不同城市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罗翔说

以国外城市为例,日本仙台受地震影响,巩固了海啸预防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供应,南非开普敦特别关注灾后可能出现的种族歧视在规划和建设抗灾型城市时,我们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灾害风险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罗翔说,简单地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可能会导致弹性城市建设和发展出现偏差

构筑软支撑,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如果说基础设施,科技支撑,物资储备是提升城市抗灾能力的硬资源,那么提升社区组织动员能力,加强民众应急知识储备就是软支撑。

何雷说,从空间上看,城市体系从微观到宏观是社区—街区—城市,每一级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整个城市遵循现有的规则和经验进行日常运营和保护一旦局部地区发生突发事件,影响会逐渐从社区扩大到整个街区和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属地原则和各方应急反应是限制灾害扩大的重要措施因此,弹性社区不仅是弹性城市的微观体现,也是增强城市弹性的城市治理基本单元

今年以来,我国许多社区在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中发挥了更加积极和有希望的作用,朝着建设抗灾社区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2月,山东省泰安市东湖社区一网格长发现一居民楼地下室起火,立即通知社区派出应急小组灭火,5月,四川成都金科苑社区与志愿者一起,探访辖区残疾人6月,北京朝阳区秀居苑北区小区与物业挂钩前者协调医院,派医生买药,后者负责跑腿对接,帮助无法离开社区的居民解决用药问题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蓝育新认为,韧性社区至少包括主动性,冗余性和敏捷性三个特征,而上述案例表明,这些社区已经具备了相关特征,如风险冲击下的主动性和自组织能力,快速反应,将影响最小化等。

张琦表示,志愿者和各地疫情防控战中涌现出的采购团掌门人的作用不可小觑虽然这些居民在日常公共事务治理中的影响力有限,但他们可以作为社区领导力的蓄水池发挥关键作用,成为在异常情况下增强韧性的重要因素

人是社区中最具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因此建设韧性社区需要普遍提高居民参与度,扩大居民志愿服务队伍,加强灾害预防与应对培训和安全教育,形成自下而上的修复功能,从而为建设城市韧性提供软支撑。

比如接到暴雨预警通知,就要考虑改变通勤方式,以地面交通代替地铁出行,或者根据预警要求,在高峰时延迟通行,提前避开可能出现的地下空间淹没何雷说,平时也要加强应急知识的学习,提高应急能力,做到灾难发生时自救互救当每个个体都尽职尽责时,整个城市的灾害损失就会减少,抗灾能力就会提高

从初级到成熟,城市的每一个阶段都包含了环境与民众认知的互动反馈,可以培养民众的危机意识,也可以促进学习和反思,实现自上而下的管理与自下而上的治理的协同,从而形成更具韧性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新局面何磊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