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有2000多个县,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县域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背景,是普通教育的基础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县域教育的发展备受关注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县域普通高中十五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到2025年县域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制定了系统,详细的发展规划
要强大,教师首先要强大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大力提高教师水平是县域教育振兴的重要路径和关键环节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素质,改善和优化农村教师结构,全面保障农村教师发展,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基于当前县域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提出相应的协调机制,更好地建设高素质的县域教师队伍,促进县域教育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教师的专业发展,职前阶段主要通过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职后阶段是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阶段性不同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专业态度,能力和行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教师固有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感和专业理念它是教师通过严格的培训和自学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为了促进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许多地区开展了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县域教研,改善硬件设施可是,在县域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内容和方式,保障措施,实际效果和评价等方面仍存在各种现实困境
教师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缺乏针对性,形式单一在内容上,目前县域教师培训的内容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缺乏针对性和选择性,难以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县域教师培训不注重城乡教师专业发展差异,城乡同质化严重,县级政府和中小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导致教师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清晰的自我认知从形式上看,县域中小学教师培训以培训为主,通过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介绍教师经验专家授课内容有时重叠重复,侧重于理论知识,不符合教师的实际需求在这种培训模式下,教师的学习只停留在听专家的理论,互动很少,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他人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师资培训效果:难见成效实际培训效果的转化取决于教师对培训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培训实效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大部分教师认同教研活动在心理认知上是有用的,但在行动上有所欠缺这主要是因为在培训中,内容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很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案例分析很多培训缺乏后续跟踪,指导和评估机制,导致培训成果难以落实此外,由于县域教师工资相对较低,教师学习动力不足,难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教学和科研,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即使教师愿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但由于县城学校普遍存在的大班额现象和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县城教师工作量大,内心总是力不从心
硬件设备:缺乏实际应用技术硬件的配备和使用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大部分县城学校已经具备了各种先进的硬件设施和教学工具可是,虽然很多学校都有相关设施,但由于县教师技术水平的限制,很多设施难以应用到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造成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优质教师资源:难留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高素质教师的参与和推动在教育科研方面,县区缺乏专业过硬,理念先进,指导性强的教育科研团队,师资队伍方面,县域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短缺突出,小学兼职现象普遍,教师专业素质亟待提高,高素质教师缺乏如何引进,留住,吸引更多的优质教师到县区任教,结合学校固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围绕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本土化培训,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建立协作机制,突破县域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它与教育的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相互作用,因此教育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协同性值得关注教育改革的协同可以概括为战略协同,政策协同,组织协同,知识协同和资源协同只有建立协同规划机制,完善部门间协调机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全面协调推进县域教师专业发展,才能落实成果,突破困境
政策协调机制教育政策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依据和指导,是实现教育战略的手段和支撑教师强县政策的实施和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后续政策的配合,需要构建相应的规范标准机制,管理服务机制,质量监控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构建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教师培训效果的基础,完善的评估机制有助于提高培训效果要建立科学,清晰,完整,可操作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标准对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加强教师发展管理,并进行跟踪和奖励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公开透明的考核,充分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应构建相应的表彰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及时表彰鼓励县域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通过相关政策鼓励优质教师资源流入县域,减少教师后顾之忧
教育资源的组织与合作配置机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需要建立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发展机制协作是指教育改革中不同利益主体的参与,相互配合,积极配合和支持,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政府,学校,家庭,科研机构等不同组织之间的协作协作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对象,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公民个人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在协调机制的指导下,通过各主体的互动,处理好各方关系,发挥各自优势,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效果
建立县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的协调发展机制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依托县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机制,实现理念,方法,资源,成果共享实施支教走教战略,完善教师权益保障机制,解决农村教师短缺问题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每个学校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教育优势和特色要建立县级校际教师学习共同体和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开展校际学习交流活动,开展讲座,讲座,评优等跨校教研活动,发挥团队优势,取长补短,协同发展共享优质师资和学习资源,同科老师提问,交流讨论,思考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多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教师与参训教师进行座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培训内容更容易被教师理解和接受
建立教研机构,师范学校,县校之间的合作机制县域教师现有培训内容开发存在针对性差,组织形式单一,培训成果难以落地等问题,与培训者和受训教师之间缺乏协调机制有关作为受训者,教师的实际需求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和重视在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研机构和师范学校在协作模式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着县域教师的培训等但同时考虑到教师的实际需求,需要协调各方合作,制定共同目标,组织各方参与项目实施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师范院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与中小学建立权责明确,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避免出现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混乱,内容重叠等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开展县级教师培训前,需要做好当地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的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更适合教师的培训方式,培训部门在充分了解县域教师情况后,提前制定并告知培训计划,便于地方提前组织和规划,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培训体系开展各类课程培训,便于教师自主选择培训方式和内容,让更多教师参与进来,提高积极性,培训学习活动结束后,师范院校和地方教育部门需要相互配合,沟通教师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应用情况,并在后续实践中对县域教师的问题给予进一步的帮助和反馈
建立县域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协调机制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县域学校以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的协同支持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需要硬件和软件等配套设施县域学校软硬件设施的实际使用离不开相关技术机构的配合硬件设施方面,不仅要安装硬件支持老师教学,还要安装教学的后续设备安装厂家要帮助县城教师掌握使用技巧,让硬件设施真正应用到教学中在软件设施方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搭建跟踪指导平台,教学平台等,以便于县校管理及与教育部门联系此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基金会的鼓励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在县域教育振兴的背景下,县域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促进县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建立政府,学校,教育部门,科研机构等社会各方的协调机制,进行政策扶持,组织间合作交流,协调教育资源配置只有做好充分的保障,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