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材城市化的争论
侯的妻子也是他的教学同事。
云南昭通彝良县海子镇向阳小学的教师侯遇到了一个难题。
二年级的一次数学课上,一个学生拿着课本问他,河滨公园是什么这个学生不能理解的是一个课后练习,让孩子统计同学喜欢去春游的地方给出了几个选项,分别是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滨江公园
对于这些在云南大山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园还是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短视频去了解和想象的,但是城市里常见的滨江公园,真的是超出了他们的生活体验。
侯认为,现在的教科书完全是城市孩子的教科书以城市儿童视角编写的教科书,很少有贴近农村儿童生活的元素他觉得应该把乡土乡土的内容写进语文,数学等主课,融入到主课相应的试卷练习中
长期在云南任教的周金航指出,统一教材本身就是教育公平的基础至于教学过程中与农村孩子生活不同的内容,则是老师要努力解释和说明的部分并不是说课本上不懂就逃避,用我们懂的东西代替我们不知道或不理解的就更糟糕了
什么是好的农村教育。
其实侯真正担心的并不是课本上的几张图和几个知识点会给孩子带来的麻烦老师总是能多花些功夫解释这些问题他担心的是隐藏在这些表象背后的趋势:那种潜移默化引导孩子的东西,让他们觉得城市好,家乡农村不好,让农村孩子越来越不愿意留在家乡
农村的教育不能是让孩子逃离农村的教育侯认为,好的农村教育应该让农村孩子感受到家乡的美好,热爱家乡家乡是一个人的根
谢景瑜赞同这个想法她认为,大部分农村孩子很难靠自己走出大山比起为他们塑造一条出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发现家乡的山水,田野,人文
比如谢靖宇的学校周边盛产茶叶,你可以带着孩子去了解一下这里的茶叶是怎么生产的新茶,老茶,它的甜度如何让他真正了解家乡的特产,他对家乡会有更高的认同感,而不是知道临沂有什么特色茶
周金航认为,农村教育应该让中小学的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了解不同的行业比起简单的告诉孩子好好上学,更重要的是提供孩子需要的知识和视野,让孩子找到自己的目标比如,留在这里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种水果,或者当一名医生或教师
就在前几天,周金航在附近乡镇走访时,遇到了几个大学生这些孩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承担起了家里种植芒果等热带水果的工作虽然他们很努力,但一年能挣十几二十万比住在城里好多了
在他看来,这是农村教育非常重要的成果,让接受过素质教育的年轻人走出去,然后回来建设家乡。
使复杂化
老师,我们这里没有这么快乐的公园
课本里的城市元素确实对农村教育有影响。
侯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这个问题了二年级数学课上,他讲解课本上的习题时,有同学指着一张图说:老师,我们这里没有这么快乐的公园
侯承认,某些城市元素对山村孩子的学习过程至关重要,也有助于他们的成长但在他看来,语文,数学等科目对应的习题和试卷中,城市元素的比重过高——任何习题都是以高楼,电脑,汽车,超市,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博物馆为描述对象给出的,几乎没有以田野,农活,放牛,劈柴为描述对象的题目
这个出生在农村的80后还记得,小时候课本上有很多贴近农村生活的内容,尤其是插图每次看到这些插画,侯都觉得自己年轻时很亲切,我就跟我自己一样
可是如今,教科书的城市化越来越明显,这让他担忧:如果孩子已经通过教科书形成了城市比农村好的观念,那孩子怎么会热爱自己的家乡呢怎么能指望他们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团结家乡人民幸福生活
距离侯任教的昭通800多公里外,位于云南最西端的周金航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刚来当地教书的时候,曾经听过同事讲的一个故事语文试卷上有一道改错题:秋天到了,人们特别高兴去香山看红叶基本上,孩子们把欢乐换成了他们喜欢的,但他们中的许多人把另一个地方——香山换成了一座高山
争论
针对农村孩子的教材应该调整吗。
开始教学后,周金航特别关注这类话题去年的一次数学课,有一个练习,要求计算祭坛的面积他播放了一段关于北京天安门广场的视频,给同学们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和比他们学校大几倍的地坛,讲解了面积计算的知识点,圆满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农村孩子接触不到的信息和知识,被周金航称为超纲题他认为,如果老师准备得当,这些题目可以成为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丰富孩子视野的好机会
对于教科书是否应该针对农村地区的孩子进行调整,乡村教师持有不同的观点。
2019年,周金航开始任教,部编的小学教材发布,全国小学教育教材统一无论在北上广深还是偏远乡村,孩子们用的课本都是一样的内容他对编写教科书持明确的支持态度,认为相同的教科书是教育公平的基础你说要把课本换成他们容易懂的,不懂的人还是不懂
在他身边的中小学,都有专门的地方课程,会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模范人物据周金航所知,一些学校也会把当地的特色舞蹈作为课间练习,他认为这是传承当地文化的有效方式
侯不同意这种模式在他看来,很多地区的乡土教材只是作为补充课程或者课外读物,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乡土文化,不能仅仅依赖这些读物地方的地方内容要编入语文,数学等主课,融入到主课对应的试卷练习中
观察
很多时候,乡村教师的能力和认知跟不上
事实上,无论是开设乡土课程,还是在教学中结合当地生活特点,都是探索更高质量的乡村教育模式的尝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不可能满足中国这么多学生的需求,尤其是自主办学和个性化教学的需求
他认为,在编写教材的基础上,应该推出符合地方和学校具体教学需要的地方教材和学校教材校本教材有助于形成学校特色教学,更好地融合实际教学内容我们需要形成国家教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的教学体系
不过,有着七年教学经验的彭然指出,熊丙奇倡导的统编教材和地方教材模式虽然可以满足特色教学和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但在实施层面存在一个问题——成本不是每个学校或地区都有能力编写自己的教材这种本土化的教育更多的是在非正规教育中由家长和老师来实现的在他眼里,优秀教师资源的缺乏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最近几年来,基于很多农村小学招不到学生,很多自然村和行政村的小学被裁撤,村小学成为中心小学,客观上集中了农村优势教育资源但是,农村教师基本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依然存在按照彭然的观察,很多时候不是教材跟不上学生对现代社会的理解,而是乡村教师的能力和认知跟不上
彭然看到,在很多学校,老师上课还是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模式至于投影设备,往往是作为放映电影和娱乐的工具,很少出现在教学场景中周金航的学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六年前我们学校手工课配备的锯子,到现在还没用过至于当地农村小学的标准理科教室,据他所知,普遍使用率很低没人用,都闲置了
在…后面 ,落后于
走出去在农村教育背景下占据主流。
教具闲置是因为教师资源不足在云南临沧一所农村小学任教的谢景宇向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她的学校有570多名学生和大约40名教师教师平均年龄40.9岁,年轻教师力量不足有些年纪比较大,特别老的老师,对电子屏的使用不是很适应
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让侯有了一种紧迫感——他认为这种缺乏还在增加,甚至形成了双向恶性循环,这也是他呼吁关注教科书城市化倾向的原因之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走出去在农村教育语境中占据主流地位在侯看来,这种观念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农村的教育者看来只有走出去才是被认可的,有前途的在这种氛围下,老师们也期待着从农村学校升级到城镇学校,县城学校甚至城市学校一些来到农村的青年教师,把乡村学校当成一个平台,想尽办法教好教出成绩,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资本
这种影响已经蔓延到了教学之外伴随着优秀教师向城市流动,重视教育的家长会想方设法让孩子在城镇读书,而容易出成绩的优秀学生会增加教师离开农村的动力,农村教育也因此陷入不断流失的怪圈
负责公益的组织行动教育基金会总干事张春良接触过上千所农村中小学,对这些学校面临的困难有所了解根据他的观察,我国农村学校的教师资源呈现出不断流动的特点:一方面,国家的西部计划,各种公益组织的教学项目,考入当地教师编制的新人不断流动,另一方面,农村教师,尤其是年轻的农村教师不断离开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