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耗资百亿,小米造车没有惊喜

时间:2024-01-02 18:26:02 来源:盖世汽车  阅读量:12126   

这可能是小米历史上首场没有公布产品价格的发布会。

12月28日,雷军终于带着小米汽车和广大人民群众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在这场3个小时的技术发布会中,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悉数亮相,主打的则是一个“最”字。

在3个小时的发布会期间,雷军多次使用了“最”来形容小米汽车的技术实力。在雷军公众号的全程回顾中,“最”字更是出现52次。全球“最”高体积效率、“最”高转速、业界“最”庞大硬件生态,诸如此类,雷军毫不吝惜。

毕竟,为了让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SU7一炮打响,雷军组建了一支超过3400人的团队,整个研发投入更是砸进去百亿资金,并集中体现在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五大领域。

从横向对比来看,小米SU7确实在上述五个领域中走在了前列,但也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虽然性能指标不俗,可是技术原创性上,小米汽车依旧有更多功课要做。

在最受外界关注的小米SU7定价上,雷军并没有透露要多少钱才能“交个朋友”。

但在发布会之前,雷军就曾透露小米SU7是“有理由的贵”。发布会上,雷军依旧表示:“大家不要叫9万9了,这不可能的。”“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啊!”

其实,从雷军在发布会上多次将小米SU7与保时捷Taycan、特斯拉Model S这样的豪华跑车对标,就能清晰看出雷军的思路,不能再走小米手机“从低向高”的老路,小米汽车就是要一步到位,站在高端。

跑分没输过

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智能手机产业中脱颖而出,雷军自然有一套与众不同的营销打法让自家产品突出重围。其中,小米手机“跑分没输过”尤其被外界所熟知。

如今,这套打法也被雷军带到了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在雷军昨天着重介绍的五个重点领域中,性能指标“跑分”依旧是小米SU7的重头戏。

首先看小米自研的自研的HyperEngine V6和V6s超级电机。作为小米SU7将搭载的电机,上述两款电机以21000rpm的转速超过了特斯拉Model S Plaid的20000rpm,以及保时捷Taycan Turbo的16000rpm。还未量产的V8S电机转速将会达到27200rpm,预研中的另一款电机更是瞄向35000rpm。

作为电动汽车的“引擎”,电机的转速和车辆的动力性能成正比,转速越快,车辆的0-100公里加速时间就越短。雷军对电机性能的强调以及对标特斯拉Model S、保时捷Taycan,显示出小米SU7绝不是一款主打家庭市场的轿车产品。

动力电池是智能电动车中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据悉,小米SU7有两个续航版本,其中高配版本采用宁德时代电芯的101度电池包,在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800公里并支持800V超充。

雷军还表示,小米自研了全球首个倒置电芯的CTB一体化电池,电池容量最高可达150度,理论CLTC续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

在制造领域,小米自研9100吨超级大压铸技术。凭借这一技术,小米汽车的后地板实现了72个零件合一,焊点减少840个,整体重量减轻17%且生产工时大幅减少45%。

雷军介绍,小米的压铸技术已经超过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水平。另外,特斯拉刚刚在美国的最新压铸设备,也只有9000吨。

在智能驾驶上,小米汽车采用了BEV+大模型+占用网络的技术组合,构成了小米智能驾驶的三项关键技术。硬件上配置了两颗英伟达Orin高算力芯片,综合算力达到508TOPS。感知硬件包含1颗激光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3颗毫米波雷达和12颗超声波雷达。

在这套智驾软硬件的加持下,小米表示其障碍物识别精度可以达到0.1米,是行业水平的2倍,特斯拉的3倍。

智能座舱方面,雷军可谓将小米“人车家”的生态发挥到了极致。

通过小米澎湃OS和高通8295座舱芯片,雷军构建了一个统一的视觉交互体系,实现了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共享生态。目前,小米智能座舱已支持超过1000款小米设备的接入。例如,小米Pad就可以挂接在座椅后面,最多可以支持五块屏联动交互。

从上述五个领域来看,雷军确实都让小米汽车走进了行业第一阵营。但在“跑分没输过”的背后,小米汽车的技术原创性似乎略显不足。因为不论是电池CTB技术,一体压铸(特斯拉),BEV+大模型+占用网络的技术组合(多家车企),甚至是数码生态接入智能电动车(问界)都已有先例。

汽车博主不是郑小康就在微博上表示:小米 SU7 整体没有明显短板,有不少指标都处在第一梯队,作为第一款车是 OK 的,甚至发挥要比蔚小理第一款车好点。但另一方面,整场发布会看下来,没有独家的、让行业内感到兴奋的探索。

资深产品经理“判官”也在其个人的分析中指出,“众所周知,我米在参数上从来没输过。”但在他看来,没有公布的定价对于小米汽车来说才是更为关键的核心要素。

向上,向上,还是向上

小米手机横空出世时,中国手机市场还是山寨机横行的年代。通过横扫山寨机,雷军也快速的为小米打下了基本盘。但是,小米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如何走向高端?如何实现品牌向上?

后来,小米手机的品牌向上之路有多坎坷,亿欧汽车在此就不赘述了。

所以,从2021年3月雷军启动小米造车之始,树立高端品牌形象的势头就已经非常明显。这也是为什么雷军反复强调“有理由的贵”,“大家不要叫9万9了,这不可能的”,“14万9也不用再讲了,还是要尊重一下科技啊。”

事实上,雷军的思路并无问题。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品牌向上有多难,看看王传福和比亚迪的耕耘之路就可见一斑。

相反,马斯克从高端向下发展的思路让特斯拉的市场开拓获益良多。从最初的Roadster和Model S,特斯拉高端和极客的品牌形象就快速占据了用户心智,这也帮助Model 3快速打开主流市场。

在中国市场,例如乘联会等行业协会通常以起售价30万元为界限,划定一个产品是否可以归入豪车,但特斯拉却打破了这一惯例。国产后的特斯拉产品起售价早已跌破30万元,但消费者依旧视特斯拉为豪华品牌。

不论是小米手机的自身经历,还是特斯拉的“他山之石”,雷军都已经清晰地看到了品牌高端化的价值。但是,小米汽车并非一个全新的品牌,它只是小米生态中的一个新节点,小米SU7能否站稳高端市场确实充满不确定性。

据亿欧汽车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售的搭载了100度动力电池的纯电车型中,官方起售价格最低的是极氪007,23.99万元。小米SU7的售价区间也能大致窥见。

那么,小米SU7能否突出重围呢?亿欧汽车认为并不应该对此过分悲观。毕竟,作为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三的品牌,小米的号召力还是非常强的,小米铁粉的数量也非常可观。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小米手机在中国的出货量高达2620万部。如果假设,雷军可以将其中的1%转化为小米汽车用户,那就可以实现三个季度26.2万辆的规模。哪怕只有0.5%的转化率,也还有13万辆以上。

今年8月,华为Mate 60 Pro的上市,直接带动了问界销量回暖。那么,在小米手机业务回暖,特别是以小米14为代表的高端机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有理由相信小米汽车能够在中国汽车市场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