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代替劳动,为什么中等职业教育还有生命力。
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将普通职业教育分流的表述更新为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整体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人们之所以议论纷纷,一方面是因为普通职业教育发展不协调的现实问题,关键表现是中等职业学校相对于普通高中薄弱,另一方面,不时出现降低中等职业学校比例的政策冲动,甚至取消普通职业学校分流的观点持续发酵显然,这不是通识教育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认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重新认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坚持国家和个人需求相统一的必由之路。
一般性分流对中国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有目共睹的目前人们争论的焦点主要是普通职业教育高中阶段的分流:一是中等职业教育是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发展的需要,二是坚持分流是否牺牲了个人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
首先,中等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赋能,蓄势,保底作用仍然是不可替代的有人指出,伴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的到来,机器取代劳动的趋势不可逆转,低技术,高技能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少但实际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很不平衡虽然无人工厂和无人码头确实出现在发达地区,但仍有广大的欠发达地区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而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这类人才,为地方发展赋能的主力军最近几年来,全国中职毕业生在5的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元半年后的%左右,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即使在发达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仍然在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获取动力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同时,中等职业教育面向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对维护社会公平也起到托底作用
其次,坚持普职分离,协调发展,是更好满足个人多样化发展需求的重要保障有人指出,普通教育的分流限制了学生参加普通教育的机会,只有每个人都能参加普通教育才是公平的但武汉的每个日日夜夜都有不同的优势和潜力,人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优势更好地完成认知或操作任务由此形成两个重要的教育启示:一是要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满足不同智力类型儿童的需求坚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兼顾学历教育和技术教育,显然比一种独特的教育结构更能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第二,好的教育不仅要为多元智能而教,还要通过多元智能而教也就是说,教育不仅要开发学生的优势潜能,还要利用学生的优势渠道帮助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比如一个数理逻辑智能低,物理运动智能高的学生,在职校,老师引导他反复操控仪器,既能促进操作技能的发展,又能在这个过程中巩固和掌握复杂的物理知识
兼顾教育内外需要的必然选择
教育强国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促进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既是教育内部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教育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就教育本身的建设而言,在优质教育体系的建设中,相对独立完整的普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是不可或缺的从分流到协调发展的转变,重在强调普通职业教育有所不同,但无优劣之分,体现了两类教育平等互补与成熟的普通教育体系相比,职业教育中高基础研究一体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弥补发展中的不足,连接培训渠道和减少对普通教育的依赖,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非常重要
就教育的外部要求而言,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需要相互融合,形成合力,共同完成时代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如果仅从基本任务来说,通识教育是为学术目的而教,职业教育是为专业目的而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但从根本任务来说,通识教育是通过学术来教授的,职业教育是通过职业来教授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是培养有德性的人,两者是一致的同时,当今快速的知识迭代也要求加强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需要补充职业启蒙和职业指导,职业教育需要加强理论基础和创新培养只有优势互补,合作育人,才能完成使命
综上所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应该是国家需求,个人需求,教育需求,外部需求综合研究判断,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结果而不是提一个一刀切的刚性比例,应该更好地体现基于区域现实的弹性,并不意味着取消分流,整合为一,否则协调二字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