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

古代经典的“超文本”阅读法

时间:2022-10-03 11:04:54 来源:人民网  阅读量:13897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古代经典的阅读指导课程,中小学也将更多的精选经典纳入教材阅读古代经典已经成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改革不断涌现,海量开放网络课程,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形式应运而生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读经典,如何教经典,在古代经典的阅读和教学中如何与时俱进,都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话题

中国古代经典源远流长,以衍化为特征所谓衍生,是指在一个或几个文件的基础上,对一个或几个相关文件的延伸......这种衍生现象不仅见于儒家经典,也见于佛道经典,以及历史子集各部分的其他文献经典的衍生也带来了文本之间的互文性,即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因此,古代经典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网络结构,与超文本不谋而合,经典中的文字,段落都可以作为超文本阅读的节点其实古代学者早就注意到了经典的这一特点,比如李善在《文选》中的注释,引用各种文献来消解典故,又如南宋编图互注的先秦典籍,以类句,互注,言意重复等为标志,用于链接相同或不同经典的文本和相似文本段落,并总结其异同本质上,他们都试图实现经典的超文本阅读

今天,借助数字技术,我们完全可以将超文本阅读运用到古代经典的阅读和教学中,实现的方式也更加多样。

一,可以利用古籍数据库和专业资源网站,从文本联想的角度实现超文本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古籍文献实现了数字化,建立了一大批古籍数据库和专业资源网站,如馆文房四宝电子版,中华典籍库,韩全文检索系统,中国哲学著作电子计划,数据库收藏网,检索韵网,国内外各图书馆古籍图像网站等这些数字资源为经典阅读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电子文本,是可以实现的

以《史记》为例,古人非常重视文本的交叉阅读南朝光绪所著《史记》中大量引用《汉书》加以校勘再比如南宋倪嗣所作的《半马异同》,列举了史与韩的异同《史记·项羽本纪》吉翔幼时学不了书,又学不了剑,《汉书·吉翔传》上写着幼时学不了书,所以去,学不会剑,就不能去相比之下,《史记》中的去字应该是破的,去有放弃的意思《汉书》在学剑不可为之后多了一个行字今天,我们登录中国哲学书籍电子工程网站,从《史记》或《汉书》中选择一段,点击显示相似段落按钮,点击石与韩的异同,还可以看到《太平玉兰》与其他书籍的语录差异如果用中国基础古籍数据库搜索相关内容,可以得到更多的交叉引用,如《书经》袁贵的学剑不成功,《同治》的学剑不成功,去吧,这表明两部书可能分别以《史记》和《汉书》为依据

以上金淑帮为例这篇文字记录了周武王征服商朝后得了重病,他的弟弟周公旦向他的祖先祈祷,希望王武康复的故事后来周公平定了关蔡的叛乱,成王后又误会周公,终于把过去抛在脑后《吕公史记》和近几年新出版的汉简中也出现了金刚的内容,许多学者对三种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检索古籍数据库,我们还可以发现,后世仍有很多金刚故事的衍生文本如元代戏剧家郑光祖将其改编成元杂剧《王福成周公摄政王》《晋贤周公祷文》用了多才多艺这个词,也叫多才多艺,可以作为一个节点来搜索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有多才多艺二字,唐代李延寿《北史》有多才多艺曲阜二字,后来多才多艺逐渐演变为成语和典故,并不仅仅用于形容周公唐代姚思廉编撰的《梁书》记载了梁武帝的多才多艺北宋王禹偁在《宴狂歌·棋衣天使》中回忆了宋太宗的多才多艺,南宋周必达感叹洪尊的多才多艺,长生不老从《金书》文本出发,运用超文本阅读方法,不仅可以熟悉《金书》几篇文本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还可以了解《尚书》的传承和影响,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可以从验证难词的角度,利用工具书的电子资源实现超文本阅读。

古代经典大多是年代久远的作品,其中包含大量晦涩难懂的词语日常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解释词语,疏通词义以前,生僻字往往是通过读笔记和查阅参考书来阅读的而常用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字数有限,释义相对简单,不仅难以解决疑难问题,还降低了查阅的效率,会消磨阅读的兴趣现在大量的工具书都开发了电子资源,比如《汉语大词典》,里面有PDF电子书,单机检索系统,App软件还有一些整合了各类工具书资源的网站,如古音镜网站,国学大师网站,汉唐典籍数据库,银德城数据库等,不仅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古文字书和韵书,还可以搜索到当代的工具书,从而非常方便地查看难词的字形,读音和含义,直观地了解汉字和词汇的演变过程此外,经典阅读涉及历史名称,地名,制度等文化知识,也可以通过阅读秀,术语在线,中国人物传记数据库等在线资源进行搜索这些检索方式的使用,其实都是以词为节点,通过工具书的电子资源实现经典的超文本阅读,不仅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而且拓展了学习经典的广度和深度,激发了学习兴趣

再次,基于多媒体设备等平台,从整合专题文献的角度,可以实现超文本阅读。

传统的古代经典教学以纸质书为主,学生的课本和老师的讲义都是线性文本在数字化时代,通过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实现线性文本的突破以《孙子兵法》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收集到各种版本,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银杉山汉简》,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的《十一刻本》,日本京家堂图书馆藏的《宋代吴京七书》,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藏的《室町时期魏武帝注孙子》抄本,当代学者的各种注释本等孙子兵法这些重要版本的电子资源可以在课前分享其次,可以通过巨星,读书秀等网站获取《孙子兵法》专题研究资料,将与教学相关的部分裁剪下来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和课后阅读再次,与《孙子兵法》相关的图像,音像,包括各种文献资料,也可以广泛收集,选择,用于教学总之,利用网络条件整合围绕专题文献的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设备等平台辅助教学,是实现经典超文本阅读的重要途径

数字时代的古籍"超文本"阅读本质上是将计算机技术与古籍的"衍生性"和"互文性"特征相结合,从多个层面展开的相关阅读和比较阅读这个话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试图略作揭示,希望学术同仁在今后能有更多的讨论,甚至开发相应的教学工具平台,更新配套教材,探索新的教学路径,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古代经典阅读教学范式需要强调的是,超文本阅读法绝不是对传统线性阅读的抛弃,而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方法的补充和深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