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公告,推出特色品种1254个,同时撤销“仿种子”问题品种313个。
所谓“仿种子”,是指对原品种进行简单修饰或模仿改良的品种,它们与原品种相似度高,有的甚至盗用他人亲本,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此次撤销行动,旨在健全品种登记动态管理机制,推动品种更新换代。
农业农村部表示,将持续推进“仿种子”专项整治,加强登记品种跟踪评价和鉴评推介,加快优质特色品种推广应用。同时,加快修订品种登记办法,强化DNA指纹应用,严格品种登记审查,从源头上防止“仿种子”流入市场,保障种业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种子相关企业超202.8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9.3万余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江苏省、河南省种子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过23.1万余家、15.1万余家和14.4万余家。
此外,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种子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2.39%。
